職業衛生在我國起步較晚,各企業對這項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目前大多還是處于監管部門施壓下的被動工作狀態。其實,職業衛生管理工作是一個企業對員工重視程度的體現,可以說是一個企業是否負責任的一個評價標準。
目前僅有少數企業仍保留職業衛生管理的專門機構,大多數企業設置有兼職的職業衛生管理人員。但職業衛生工作專業性較強,有些企業的管理人員不具備職業衛生的專業知識,對相關法律法規不熟悉,無法進行有效的管理。職業衛生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應當是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共同遵循的行為規范,是消除或降低職業病危害因素對作業人員健康造成影響的管理手段和技術保障措施。有的企業雖然建立了職業衛生規章制度,但可操作性差,不能提供明確的管理要求和程序,不便于落實和檢查。例如,有些企業的職業衛生管理制度中籠統地要求: 要不斷加強企業的健康監護工作,但具體到健康監護工作的范圍、周期、要求等并沒有給予規定,這種口號式的制度容易流于形式,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此外,還有一些問題。例如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對職工安全與健康不重視,主體責任不落實,防護設施簡陋,粉塵、毒物、噪聲超標的情況還存在; 有些企業不重視職業衛生培訓工作,沒有對作業人員進行危害告知;一 些企業沒有定期進行作業場所的監測等。
做好職業衛生管理的措施
1、 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責任制
企業應當建立職業衛生組織管理機構,配備具有專業素質和能力的專職或者兼職職業衛生技術人員,并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責任制。要落實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的責、權、利,以責定權,各級管理人員都要明確職責范圍、基本任務、工作標準、實施程序、協作要求和獎罰辦法等內容,把職業衛生管理工作納入企業的管理考核,調動各級人員的積極性,齊抓共管,做好企業的職業病預防工作。
2、整好職工健康監護工作
健康監護工作不能簡單地理解成為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發現個體的健康改變,它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尋找勞動者健康變化與生產環境和有害因素影響之間的關系,從而幫助確定和證實職業危害因素,確立治理環節并實施治理。所以,健康監護檢查一定要區別于普通的體檢,要有針對性,應根據接觸不同職業危害因素的人員安排有針對性的體檢項目,由具備資質的職業健康檢查機構進行檢查。其次,職業衛生管理人員需要把監測信息、體檢信息、個體信息等聯系在一起進行綜合分析,不能僅僅為了做體檢而體檢。
3、對企業職業衛生管理機構和人員的要求
該企業應當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職職工業衛生管理人員。其他存在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勞動者超過100 人的,應當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職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勞動者在100 人以下的,應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職業衛生管理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危害防治工作。用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應當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的職業衛生知識和管理能力,并接受職業衛生培訓。對勞動者普及職業衛生知識,督促勞動者遵守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規章、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操作規程。
4、制定職業衛生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與法律規定相結合的措施
職業衛生規章制度應當包括企業的健康檢查制度、監測制度、職業病防治計劃、職業危害治理措施、新改擴建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制度、危害告知制度等,各項制度一定要落實責任,明確要求,才能使制度落到實處。
以上四點措施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這需要企業真正樹立起責任心來,另一方面,監管部門日趨加強的執法力度,也將推動企業做好這項職業衛生管理工作。
上一篇: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須知
下一篇:廣東安監通報第三季度職業衛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