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廣東省委辦公廳正式發文具體落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在考察位于廣東省恩平市的廣東省質量監督電聲產品檢驗站時的指示。胡春華對該站對促進當地電聲產業集群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給予充分肯定。他要求,從今年開始,每年由省財政從科技專項經費中撥付1億元,連續3年由省質監局統籌在全省產業園、專業鎮和產業集群所在地再建一批國家級和省級產品質量監督檢測機構,使總數達到100家。此舉意味著,廣東將由省財政3年內支出3億元,在所有產業集群地基本實現質監技術檢測機構全覆蓋,從而支撐“一地一品”產業集群發展。
5月29日,胡春華在考察廣東省質量監督電聲產品檢驗站時,陪同考察的廣東省經信委主任賴天生向胡春華介紹,質監檢驗機構是根據當地產業發展情況進行建設,該站就是為了服務恩平市電聲產業集群,促進產品質量和技術研發能力雙提升,成為轉型升級的技術服務平臺。胡春華在聽取了江門市質監局和該站負責人關于檢測能力以及服務地方產業發展取得的成效后表示,還應該多建設國家級、省級檢驗檢測技術服務平臺,以服務地方產業發展。 相關:江門加強公共檢測技術服務平臺建設
在了解了該站對幫助電聲產業應對國際技術貿易壁壘、中小企業研發中試、監控產品質量、制修訂標準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撐的情況后,胡春華指出,為進一步推動全省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促進地方產業集群發展,提高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和產品質量水平,要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和企業等方面的積極性,利用好當地各種資源,共同做好產品質量檢測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工作。
據了解,廣東省質量監督電聲產品檢驗站是江門市質監局與恩平市政府合作于2009年籌建的檢測機構。幾年來,該站通過發展技術機構的檢測檢驗、研發中試、標準匯集與制修訂等平臺作用,推動了當地電聲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目前,恩平市的電聲器材及相關配套企業達500多家,產值達36億多元,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70%以上,出口占全國80%。
隨著廣東省的產業集群化、特色化步伐加快,產業集群正朝著規模越來越大、產業鏈條越來越長、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區域布局越來越廣的方向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地一品”的電器、陶瓷、家具等100多個獨具特色的產業園、專業鎮和產業集群。自2008年以來,廣東省質監局以專業鎮為依托,以搭建公共性技術檢測服務平臺及維護產業集群健康發展為宗旨,在一些產業集聚的專業鎮,大力推進檢測平臺的建設,確保了產業集群的健康發展。
目前,廣東省質監局已經在全省46個產業園、專業鎮和產業集群建立的國家級、省級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不僅為中小企業產品質量提升,促進產業健康發展上,提供了各類技術支撐作用,而且也加強了基層質監機構建設,提高了基層質監的服務能力。隨著廣東在產業園、專業鎮和產業集群的國家級、省級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建設的不斷發展,將形成具有廣東特色的多層次的質監技術機構。這些機構貼近產業升級,提供產業信息,協同企業科研開發,配套公共檢測服務,從而為構建起集質量檢驗、科技研發和技術培訓為一體的質檢服務體系,為產業集群健康發展,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廣東省委辦公廳在發文中明確要求省委督查室進行督辦。由此可以看出,廣東省委、省政府極其看重質監技術機構在產業集群健康發展過程中的支撐和保障作用,已經把加快質監技術機構建設提升到了戰略高度。
上一篇:第二屆檢博會推介活動
下一篇:職業病危害評價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