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的全稱是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因素現狀評價,是指針對用人單位的工作場所,是否存在可能對工人身體健康產生危害形成法定職業病的因素之現狀,由具備資質的評價機構進行綜合科學的評價,并出具評價報告。相比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與評價報告,此評價報告的結果更具法律效力,評價機構需要對出具的報告負法律責任,因而報告也更為權威有效,受監管部門的認可。
現狀評價與預評價、控制效果評價的區別:
與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相關的還有預評價、控制效果評價,那么這些都有什么區別呢?為什么要區分開來?顧名思義,預評價是指針對要開展的建設項目進行一個前期的預估,這有點類似于環評,就是對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根據經驗、技術分析進行一個綜合的預評價并出具報告,交由監管部門參考,以決定是否同意施工,如存在危害因素則應進行改善。控制效果評價是指建設項目在完工驗收時對是否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評價,以確定是否可以完成驗收。現狀評價則是對建設項目驗收后投入使用期間對其現狀是否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評價。以上就是三者之間的區別。
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的流程:
接受委托→收集資料(包括現場調查)→擬訂評價方案→評價方案內審→現場采樣/檢測→實驗室分析→編制評價報告→專家評審→修改報告→專家組長確認→提交報告
客戶需要提供的資料:
1、建設項目立項文件
2、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書
3、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
4、建設項目安全評價報告書
5、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方案及說明書
6、所有的原輔材料的產品安全數據(MSDS)和產品成分及消耗量
7、總平面布置圖
8、車間平面布置圖(含設備布置圖、設備臺數、型號)
9、生產工藝流程圖及工藝流程說明
10、防護設施設置情況
11、個人防護用品發放情況
12、職業衛生管理臺帳
13、職業健康體檢報告匯總表
以上僅供參考,根據用人單位具體情況各有不同。
下一篇:私家車6年免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