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珠海橫琴檢驗檢疫局標本室正式建成開放,此舉將為橫琴新區生態安全防控提供有力技術支持和服務平臺。該標本室分為禁止進境截留物、植物危險性有害生物、醫學媒介三個功能展區和一個檢疫鑒定科研實驗臺,共匯集近300種生物標本。
隨著《橫琴總體發展規劃》的頒布,與《質檢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實施,為進一步服務珠海市橫琴新區開發和橫琴新區“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態島”建設,展示出入境檢驗檢疫成果,建立檢疫鑒定和科研工作平臺,橫琴檢驗檢疫局于2011年年初正式啟動橫琴島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及標本室建設工作,抽調專業人員成立工作小組并聯合珠海檢驗檢疫局動植處、技術中心和高校專家跑遍大小橫琴山、二井灣生態濕地、上牛角水庫及腦背山森林地帶,行程2100多公里,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以及外來有害生物監測、紅火蟻疫情普查和“八大醫學媒介”調查,采集各類標本200余份,其中,采集橫琴島生態環境中外來雜草100余份,拍攝雜草圖片300多張,監測鑒定標本117種,初步構建了橫琴島生態本底數據庫。
橫琴局標本室承載著強烈的地域特色和生態特性,橫琴新區所在的橫琴島是珠海市第一大島,區域內有濕地、山林湖泊、農田等生態系統,接下來,橫琴局將進一步深化其功能建設,建成集保衛國門安全的成果展示、檢疫鑒定和科研、生態本底資源數據庫、有害生物防控、科普教育于一體的有機載體,打造新區生態安全防控公共服務平臺,服務橫琴新區“生態島”建設。
轉自國家質檢總局網站
下一篇:一體化衛生檢疫信息化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