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17位特殊客人來到深圳福田口岸。他們是深圳市福田區評選出的道德模范——“福田好公民”。其中,有多年堅持義務清潔紅樹林的義工小組成員,有數十年如一日熱心助人的“的哥”,有獲評“中國好人”的市人大代表,還有身殘志堅艱苦創業回報社會的殘障人士。如今,他們又有了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深圳皇崗檢驗檢疫局特聘的“國門安全義務宣傳員”。
今天,皇崗局邀請“福田好公民”來檢驗檢疫工作現場參觀培訓。
“原來進口水果里有這么可怕的蟲子!”在全國首個口岸禁止入境檢疫物展示廳里,“福田好公民”看見昆蟲標本后驚嘆。
“原來只是單純地想買幾個帶給孩子吃有啥大不了的,所以一直不了解為什么不準帶水果入境,被沒收了還很生氣。現在才明白,水果也會威脅生態安全。”參觀中,這些“福田好公民”對檢驗檢疫工作有了新認識。
在紅外線測溫崗,“福田好公民”親自體驗了一次如何排查發熱病人。“你看,這里的紅外線測溫探頭對入境旅客實現了全覆蓋。”皇崗局工作人員對“福田好公民”李敏說,“在顯示屏上,我們看到不斷跳動的綠色數字就是旅客的即時體溫。如果有旅客發熱并超過37.5攝氏度,這個數字會變成紅色并發出報警。”
“哎,這個是紅色的,報警了!”李敏發現了異常情況。
“您注意觀察一下,這個紅色溫度的位置不在額頭,而是在旅客包上。這應該是因為旅客包里攜帶了保溫杯飯盒之類的物品。”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作出判斷。
“想不到看個紅外線測溫顯示屏,還有這么多講究呢!”李敏說。
“是啊,有的時候旅客顯示的溫度并不是特別高,但也有可能攜帶了傳染病。這就要求檢驗檢疫人員練就一套‘望、聞、問、切’本事。根據旅客的精神面貌、臉色、是否咳嗽等情況作出判斷。”工作人員回答,“深圳口岸查獲的第一例肺結核患者,在這里過關的時候紅外測溫就沒有報警。工作人員發現他精神疲憊,還伴有咳嗽癥狀。一問才知道,他吃過退燒藥,經過醫學檢查,才證明他患有肺結核。”
正是憑借先進的醫學排查儀器和工作人員過硬的業務能力,深圳口岸才一次次地把疫病疫情攔截在了國門之外。目前,他們的多項疫情截獲率和發現率均居全國口岸之首。
“福田好公民”最后一站來到了攜帶物查驗崗。在這里,他們看到工作人員如何依法開包查驗、現場處理。
該局在福田口岸查驗現場專門設置了一個處理室。室內循環播放入境禁止攜帶物宣傳短片,并放置了各種水果攜帶的致害昆蟲標本。“這里有一臺高倍顯微鏡,可以當場剖開水果看看是否攜帶害蟲。”工作人員介紹。通過這些,越來越多的旅客加深了對檢驗檢疫工作的了解,有效減少了執法過程中旅客不配合甚至抗法的情況。
“以前不了解你們的工作,今天近距離接觸才發現,檢驗檢疫與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你們辛苦了,真感謝你們!”來自深圳蓮花北義工站助殘組的幾位老大姐動情地說。
接受完現場培訓,17名“國門安全義務宣傳員”第一次上崗。他們向入境旅客遞上了《出入境禁止攜帶物宣傳手冊》,熱情地說:“請了解一下吧,很多東西是不能帶進來的。”
熱情的話語、動情的宣傳,讓深受感染的過境旅客紛紛接過了宣傳手冊。
“我們還要帶些宣傳手冊回去。”助殘組的老大姐說,“今天的活動很有意義。我們還要去社區街道多宣傳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檢驗檢疫工作對保障我們正常生活的重要作用。